驻马达加斯加使馆“我眼中的中马友好合作”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之二
2018-12-26 20:04

  瀚宇之花盛开的地方---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马达加斯加印象

  作者: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 郑文慧

  非洲,总是贫穷,落后。似乎这个地方总是蛮荒。甚至当我踏足这片土地,仍然抱着我固有的印象审视他,评价他:看他的人民未着草履,看他的四海之内未有大厦。为这满目的疮痍了然、失望。

  我以为这便是所谓的非洲吧,头上顶的是一家的生计,脚下踩的是明天的期待;我以为马达古老的仍停留在旧世纪。然而这只是我的以为。

  当我以一名汉语志愿者的身份生活在马达加斯加---这座被时间遗忘的岛屿上,我正在重新了解非洲:黑眼睛黑头发是他们,勤劳质朴是他们,热爱生活的也是他们。我想我喜欢上了这里,并不仅仅是因为初次相遇时那兴奋的“你好”;我想我喜欢上了这里,并不仅仅是因为随时随地和着音乐的舞动;我想我喜欢上了这里,还因为汉语之花正在这片土地盛开。中国正与万里之外的非洲同呼吸共命运,在世界尽头的马达加斯加依旧可以触手可及我的祖国。

  在距离中国9700公里的非洲岛国上,我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:我在多远的地方?也许是世界的尽头,已记不清多少人问我:“马达加斯加在哪儿?”马达加斯加的神秘便在于他的遥远;也许是咫尺之间,在非洲中国元素已经覆盖大街小巷,埃塞俄比亚的机场遇见中国建造的时刻,乍到非洲的那颗紧绷的心似乎安定了下来;马达加斯加的机场遇见华为那巨幅海报的时刻,异国他乡的陌生渐行渐远。

  我眼中的中马合作是千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声势浩大;我眼中的中马合作是四十六年前两国建立的友好外交;我眼中的中马合作是如今“一带一路”的宏伟蓝图。

  中马友谊源远流长,当我远渡重洋来到这个远离非洲大陆的岛国,我见证着中国同马达加斯加的新机遇。以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亲历这一历史时刻,中国老师与马国学生在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一起讲述“一带一路”上的中马合作。

  塔大孔院迄今已有十年历史,十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:它从最初的简陋教室发展到拥有两栋教学楼;它从最初的兴趣班到现在拥有成熟的教育体系;它从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桃李满天下,十年风雨,一路走过,塔大孔院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线,在中马合作中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!

  当初,我们与学生彼此互不相识,“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”是我们共同的归属,在嬉笑怒嗔中慢慢熟悉,在朝夕相处中彼此信任。因为孔子学院,更多的马国人开始了解汉语;因为孔子学院,更多的马国人开始了解中国文化;因为孔子学院,我和学生们相遇。

  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都值得纪念,每一次上课都竭尽全力,每一考试都全力以赴,我喜欢他们认真的模样;有过40个人分享一个蛋糕的简单开心,也见过因为HSK不尽如人意而潸然泪下,我喜欢他们纯粹的真实。对汉语的热爱,对中国的向往,让每一个拼搏的日子都有意义;对生活的热爱,对未来的向往,让每一个单纯的日子都开出花来。当毕业的时刻来到:有些人飞去北京、山东、江西继续他们的中国梦;有些人走向在马中资企业的翻译岗位;有些人和中国人做起了生意;有些人成了我们,在汉语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。这就是中马合作吧,没有故事里的惊天动地,只有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

  当平凡不再平凡,时间会被铭记。“鼠疫”曾经那么遥远,却一瞬间近在迟尺。那个十月的下午,灾难来得那么突然,此后的每天都是疫情加重的消息,每天在家里度日如年,虽然为了事业为了学生,也为了自己的那份选择,我们坚守在这里,可内心依然忧虑。中国对马达加斯加物资援助的迅速、鼠疫防控小组的及时,让那些日子不再煎熬。如今再回想过往,如此的刻骨铭心。正因为中马合作,才让这一切变得与众不同。

  带着祖国的嘱托,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我们为了同一个梦想相聚彼时又散落天涯,我们却从不曾后悔来到这里,一如我们从未曾迟疑坚守在这里。我们虽无法完成动辄千万亿万的贸易大手笔,但我们在改变着一部分人的命运轨迹,这是中马合作,这也是得益于中马合作。

  今天我在马达加斯加,日子在走;今天我在汉语教师的海角天涯,故事还有!

  汉语之花已经在马达加斯加扎根,绽放,正在经历她的璀璨芳华。哪怕终有一天我会离开,时间总会把岁月写在纸上,让我对中马合作的祝福比时光漫长。

推荐给朋友:   
全文打印       打印文字稿